一级消防工程师考试建筑防火之建筑防爆

知识点1:建筑防爆基本原则和措施

一、防爆原则

控制可燃物和助燃物浓度、温度、压力及混触条件,避免物料处于燃爆的危险状态;消除一切足以引起起火爆炸的电火源;采取各种阻隔手段,阻止火灾爆炸事故的扩大。

二、防爆措施

建筑防爆的基本技术措施分为预防性技术措施和减轻性技术措施。

(一)预防性技术措施

1.排除能引起爆炸的而各类可燃物质

(1)在生产过程中尽量不用或少用具有爆炸危险的各类可燃物质。

(2)生产设备应尽可能保持密闭状态,防止“跑、冒、滴、漏”。

(3)加强通风除尘。

(4)预防可燃气体或易挥发性液体泄露,设置可燃气体浓度报警装置。

(5)利用惰性介质进行保护。

(6)防止可燃粉尘、可燃气体聚集。

2.消除或控制能引起爆炸的各种火源

(1)防止撞击、摩擦产生火花。

(2)防止高温表面成为电火源。

(3)防止日光照射。

(4)防止电气故障。

(5)消除静电火花。

(6)防止雷电火花。

(7)防止明火。

(二)减轻性技术措施

1.采取泄压措施

2.采用抗爆性能良好的建筑结构

3.采取合理的建筑布置

知识点2:爆炸危险性厂房、库房的布置

一、爆炸危险区域的等级及划分

(一)爆炸危险区域的等级

1.爆炸性气体环境区域等级

(1)0级区域(简称0区)。在正常情况下,爆炸性气体混合物连续出现或长期出现的环境。

(2)1区。在正常情况下,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

(3)2区。在正常运行时不太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

2.爆炸性粉尘环境危险区域等级

(1)20级区域(简称20区)。空气中的可燃性粉尘云持续地、长时间地或频繁地出现于爆炸性环境中。

(2)21区。在正常情况下,空气中的可燃性粉尘云和可能偶尔出现于爆炸性环境中。

(3)22区。在正常运行时,空气中的可燃性粉尘一般不可能出现于爆炸性粉尘环境中,即使出现,持续时间也很短暂的。

(二)爆炸危险区域的划分

1.爆炸性气体环境危险区域划分

(1)按释放源的级别划分

1)存在连续释放源的区域可划分为0区。

2)存在一级释放源的区域可划分为1区。一级释放源是指在正常运行时,预计可能周期性或偶尔释放的释放源。

3)存在二级释放源的区域可划分为2区。二级释放源是指在正常运行时,预计不会释放,或者当出现释放时,仅是偶尔和短期释放的释放源。

(2)根据通风条件调整区域。

1)当通风良好时,应降低爆炸危险区域等级;当通风不良时,应提高爆炸危险区域等级。(爆炸危险区域内的通风,其空气流量能使可燃物很快稀释到爆炸下限值得25%以下时,可定位通风良好)。

2)局部机械通风在降低包扎性气体混合物浓度方面比自然通风和一般机械通风更为有效时,可采用局部机械通风降低危险区域等级。

3)在障碍物、凹坑和死角处,应局部提高爆炸危险区域等级。

4)利用堤或墙等障碍物,限制比空气中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扩散,可缩小爆炸危险区域的范围。

2.爆炸性粉尘环境危险区域划分

对于爆炸性粉尘环境,其危险区域的划分应按爆炸性粉尘的量、爆炸极限和通风条件确定。

二、爆炸危险性厂房、库房的布置(★★★★)

(一)总平面布局

1.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厂房、库房宜独立设置,并宜采用敞开或半敞开式,其承重结构宜采用钢筋混凝土或钢框架】排架结构。

2.有爆炸危险的厂房、库房与周围建筑、构筑物应保持一定的防火间距。例如甲类厂房与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不小于25m,与高层、重要公共建筑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50m,与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30m。甲类库房与高层建筑、重要公共建筑的防火间距不应不应小于50m,与其他民用建筑和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的防火间距按其储存物品性质不同为25-40m。

3.有爆炸危险的厂房平面布置最好采用矩形,与主导风向宜垂直或夹角不小于45°,以有效利用穿堂风吹散爆炸性气体,在山区宜布置在迎风坡一面且通风良好的地方。

4.有爆炸危险的厂房必须与无爆炸危险的厂房贴邻时,只能一面贴邻,并在两者之间用防火墙或防爆墙隔开。相邻两个厂房之间不应直接有门相通,以避免爆炸冲击波的影响。

(二)平面和空间布置

1.地下、半地下室

(1)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生产场所不应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下。

(2)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仓库不应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下。

2.中间仓库

(1)厂房内设置甲、乙类中间仓库时,其储量不宜超过一昼夜的需要量。对于易燃易爆的甲、乙类物品需用量较少的厂房,其用于清晰的汽油每昼夜需用量只有20kg,则可适当放宽为存放1-2昼夜的用量。

(2)甲、乙类中间仓库应靠外墙布置,并应采用防火墙或防爆墙和耐火极限不低于1.50h的不燃性楼板与其他部位分隔,中间仓库最好设置直通室外的出口。

3.办公室、休息室

甲、乙类厂房内不应设置办公室、休息室。当办公室、休息室必须与本厂房贴邻建造时,其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的防爆墙隔开并设置独立的安全出口。甲、乙类仓库内严禁设置办公室、休息室等,并不应贴邻建造。

4.变、配电站

(1)不应将变、配电站设在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厂房内或贴邻建造,且不应设置艾具有爆炸性气体、粉尘环境的危险区域内。如确需在厂房的一面外墙贴邻建造专为甲、乙类厂房服务的10kV及以下的变、配电站,但应用无门、窗、洞口的防火墙隔开。

(2)对乙类厂房的配电所,如氨压缩机房的配电站,为观察设备、仪表运转情况,可在防火墙上设置采用不燃材料制作且不可开启的甲级防火窗。

5.总控制室与分控制室

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厂房的总控制室,应在爆炸危险区域外独立设置。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厂房的分控制室在条件受限时可与厂房贴邻建造,但必须靠外墙设置,丙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的防火隔墙与其他部分隔开,在面向爆炸危险区域一侧应采用防爆墙。

6.有爆炸危险的部位

(1)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生产部位,宜设置在单层厂房靠外墙的泄压设施或多层厂房靠外墙的泄压设施附近。有爆炸危险的设备宜避开厂房的粱、柱等主要承重构件布置。有爆炸危险的设备应尽量放在靠近外墙靠窗的位置或设置在露天,以减弱其破坏力。

(2)单层厂房中如某一部分用于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生产,其靠外墙设置。

(3)多层厂房中某一部分或某一层为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生产时,应将其设置在最上一层靠外墙部位。

(4)在厂房中,有爆炸危险的车间和其他危险性小的车间之间,应用防火墙隔开。为了车间之间的联系,宜在外墙上开门,利用外廊或阳台联系;也可在防火墙上设置双门斗,尽量使两个门错开。设置有爆炸危险场所内的疏散楼梯要设置门斗。

(5)生产、使用或储存相通爆炸物品的房间应尽量集中在一个区域,以便对防火墙等防爆建筑结构的处理。性质不同的危险物品的生产应分开,如乙炔与氧气的生产必须分开。

7.其他平面布置与防爆措施

(1)厂房内不宜设置地沟,必须设置时,其盖板应严密,丙采取防止可燃气体、可燃蒸汽及粉尘、纤维在地沟积聚的有效措施,地沟与相邻厂房的管、沟应采用防火材料封堵。

(2)使用和生产甲、乙、丙类液体厂房的管、沟不应和相邻厂房的管、沟相通,该厂房的下水道应设置隔油设施。

(3)甲、乙、丙类液体仓库应设置防止液体流散的设施。遇湿会发生燃烧、爆炸的物品仓库应设置防水浸渍的措施。

防止液体流散的基本做法有两种:一是在桶装仓库门洞处修筑漫坡,一般高度为150-300mm;二是在仓库门口砌筑高度为150-.00mm的门槛,再再门槛两边填沙土形成漫坡。

金属钾、钠、锂、钙、锶及化合物氢化锂等遇水会发生燃烧、爆炸的物品的仓库要求设置防止水浸渍的设施。

知识点3:爆炸危险性建筑的构造防爆

一、泄压

(一)泄压面积计算

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厂房,其泄压面积宜按下列公式计算,但当厂房的长径比大于3时,宜将该建筑划分为长径比小于等于3的多个计算段,各计算段中的公共截面不得作为泄压面积。

一级消防工程师考试建筑防火之建筑防爆
公式中的泄压比通常考试的时候会给出具体值。

长径比是指建筑平面几何外形尺寸中最常尺寸与其截面周长的积和4倍的该建筑横截面面积之比。其计算方式如下:

一级消防工程师考试建筑防火之建筑防爆

(二)泄压设施

1.设置

为减轻事故的破坏成都,必须在建筑物或装置上预先开设面积足够大的、用低强度材料做成的压力泄放口。

2.泄压设施的选择

泄压时减轻爆炸事故危害的一项主要技术措施。泄压设施可为轻质屋面板、轻质墙体和易于泄压的门、窗等,但宜有限采用轻质屋面板,不应采用非安全玻璃。对泄压构件和泄压面及其设置的要求如下:

(1)泄压轻质屋面板。

(2)泄压轻质外墙。

(3)泄压窗。

(4)作为泄压设施的轻质屋面板和轻质墙体的质量每平方米不宜大于60kg。

(5)散发较空气轻的可燃性气体、蒸汽的甲类厂房(库房)宜采用全部或局部轻质屋面板作为泄压设施。顶棚应尽量平整、避免死角,厂房上部空间应通风良好。

(6)泄压面的设置应避开人员集中的场所和主要交通道路或贵重设备的正面或附近,并宜靠近容易发生爆炸的部位。

(7)当采用活动板、窗户、门或其他铰链装置作为泄压设施时,必须注意防止打开泄压孔由于在爆炸正压冲击波之后出现负压而关闭。

(8)泄压孔不能受到其他物体的阻碍,也不允许冰雪妨碍泄压孔和泄压窗的开启,需要经常检查和维护。

(9)泄压面在材料的选择上除了要求质量轻之外,最好具有在爆炸时易破碎成碎块的特点。

(10)对于北方寒冷地区,应采取释放措施防止积雪和冰冻。

二、抗暴

(一)防爆结构形式的选择

1.现浇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特点是整体性能好、抗暴能力强,但造价高,常用于抗暴能力要求高的防爆厂房。

2.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特点是抗爆性能不如现浇式强,需要在梁、柱与楼板等接点处预留钢筋焊接头并用高强度等级混凝土现浇成刚性接头,以提高耐爆强度。

3.钢框架结构。特点是抗暴强度较高,但耐火极限地,能承受的极限温度时400摄氏度。较少采用。

(二)隔爆措施

在容易发生爆炸事故的场所,应设置隔爆设施,例如,防爆墙、防爆门和防爆窗等。

1.防爆墙。防爆墙的构造设计可分为防爆砖墙、防爆钢筋混凝土墙、防爆单层和双层钢板墙、防爆双层钢板中间填混凝土墙等。防爆墙上不得设置通风孔,不宜开门、窗、洞口,必须开设时,应假装防爆门、窗。防爆砖墙只用于爆炸物较少的厂房和库房,柱间距不宜大于6m、高度不宜大于6m,大于6m需增加构造柱、梁,砖墙厚度不小于240mm;防爆钢筋混凝土墙的厚度一般不应小于200mm,多为500mm、800mm,甚至1m;防爆钢板墙以槽钢为骨架,钢板和骨架铆接或焊接在一起。

2.防爆门、防爆窗(略)

(三)抗爆计算(略)

知识点4:爆炸危险环境电气防爆

一、电气防爆原理与措施

(一)电气防爆基本原理

电气设备引燃爆炸混合物有两个方面原因:一是电气设备产生的火花、电弧;二是电气设备表面发热。电气防爆就是将设备在正常运行时产生电弧、火花的部件放在隔爆外壳内,或采取浇封型、充砂型、油浸型或正压型等其他防爆形式以达防爆目的;对正在正常运行时不会产生电弧、火花和危险高温的设备,在其结构上采取一些保护措施,使设备在正常运行或认可的过载条件下部发生电弧、火花或过热现象。

(二)电气防爆基本措施

1.宜将正常运行时产生火花、电弧和危险温度的电气设备和线路,布置在爆炸危险性较小或没有爆炸危险的环境内。

2.采用防爆的电气设备。如无特殊需要,不宜采用携带式电气设备。

3.按有关电力设备接地设计技术规程规定的一般情况下不需要接地的部分,在爆炸危险区域内仍应接地,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应可靠接地。

4.设置漏电火灾报警和紧急断电装置。

5.安全使用防爆电气设备。

6.散发较空气重的可燃气体、可燃蒸汽的甲类厂房以及有粉尘、纤维爆炸危险的乙类厂房,应采用不发火花的底面,。散发可燃粉尘、纤维的厂房内表面应平整、光滑,并易于清扫。

二、爆炸危险环境划分

爆炸危险环境按场所中存在物质的物态不同,分为爆炸性气体环境和可燃性粉尘环境。

一级消防工程师考试建筑防火之建筑防爆

三、爆炸性混合物的分类、分级和分组

(一)爆炸性物质的分类

1.I类:矿井甲烷。

2.II类: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含蒸汽、薄雾)。

3.III类:爆炸性粉尘(含纤维)。

(二)爆炸性混合物的分级和分组

1.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分级分组

按最大试验安全间隙分级: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按最大试验安全间隙的大小分为IIA、IIB、IIC三级。IIA安全间隙最大,危险性最小,IIC安全间隙最小,危险性最大。

按引燃温度分组。分为T1、T2、T3、T4、T5、T6六组。T6引燃温度最低,危险性相对最高;T1引燃温度最高,危险性相对较低。

2.爆炸性粉尘的分级

根据粉尘特性分为IIIA、IIIB、IIIC三级。IIIA级为可燃性飞絮,IIIB级为非导电性粉尘,IIIC级为导电性粉尘。

四、防爆电气设备

(一)电气防爆设备的基本防爆类别

1.隔爆型(d)。把设备可能点燃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部件全部封闭在一个外壳内,其外壳能够承受通过外壳任何结合面或结构间隙渗透到外壳内部的可燃性混合物在内部爆炸而不受损坏。该类型设备适用于1区、2区危险环境。

2.增安型(e)。对在正常运行条件下不会产生电弧、火花的电气设备进一步采取一些附加措施,提高其安全成都,减少电气设备产生危险围堵、电弧和火花的可能。主要用于2区危险环境,部分种类可以用于1区

3.本质安全型(ia、ib、ic、id)。在设备内部的所有电路都是标准规定条件下产生的任何电火花或任何热效应均不能点燃规定的爆炸性气体环境的本质安全电路。该类型设备只能应用于弱电设备中

4.正压型(px、pr、pd)。具有正压外壳,可以保持内部保护气体的压力高于周围爆炸性环境的压力,组织外部混合物进入外壳。该设备可用于1区、2区危险环境。

5.油浸型(o)。将整个设备或设备的部件浸在油内(保护液),使之不能点燃右面以上货外壳外面的爆炸性气体环境。用于1区、2区危险环境。

6.充砂型(q)。在外壳内填充砂粒或其他规定特性的粉末材料,使之在规定使用条件下,壳内产生的电弧或高温均不能点燃周围爆炸性气体环境。适用于1区、2区危险环境。

7.无火花型(n、nA)。正常运行条件下,不能够点燃周围的爆炸性气体环境,也不太可能发生引起点燃的故障,该类型设备仅适用于2区危险环境。

8.浇封型(ma、mb、mc、md)。将可能产生引起爆炸性气体环境爆炸的火花、电弧或危险温度部分的电气部件,浇封在浇封剂(复合物)中,使它不能点燃周围爆炸性气体环境。该类型设备适用于1区、2区危险环境。

9.特殊型(s)。指国家标准未包括的防爆形式。根据实际使用开发研制,可适用于相应的危险环境。

10.粉尘防爆型。采用限制外壳最高表面温度和采用“尘密”或“防尘”外壳来限制粉尘进入的方式,以防止可燃性粉尘点燃。可选用与20区、21区或22区危险环境。

(二)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分为I类、II类、III类三种。

I类:煤矿用电气设备。

II类:除煤矿外的其他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III类:可燃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

本站除声明原创之外均来自网络,旨在传递更多消防常识,如有倾权,联系删除。发布者:就爱消防网,本文地址:https://ixiaofang.com/2900.html

(1)
就爱消防网的头像就爱消防网
上一篇 2021年3月16日 下午5:38
下一篇 2021年4月1日 下午2:2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