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知识点之安全疏散

疏散宽度计算思路:总净宽度=疏散人数×百人宽度指标÷100,其中疏散人数可用建筑面积×人员密度进行计算。

一、人员密度及人数

1.办公建筑当无法额定总人数时,可按其建筑面积9㎡/人计算。

2.商店建筑地下二层0.56,底下一层0.6,地上一层、二层0.43~0.6,地上三层0.39~0.54,地上四层及以上0.3~0.42。(助记:我遛弯,地下一层遛,失散了继续遛,三舅误事,走散了真是二)。总建筑面积大于20000㎡取下限值,总建筑面积小于等于5000㎡时,取上限值。对于整栋建筑都是建材商店、家具和灯饰的展示建筑,其人员密度可按30%确定。

3.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录像厅按1人/㎡计算,其他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按0.5人/㎡计算。展览厅按0.75人/㎡计算。附设在旅馆、商业建筑中的餐饮场所,其疏散人数分别按照商店建筑营业厅的人员密度标准。除剧场、电影院、礼堂、体育馆外的其他公共建筑,有固定座位的疏散人数可按实际座位数的1.1倍计算。

二、百人宽度指标

1.厂房百人宽度指标

总层数1~2层:0.6,三层:0.8,4层及以上:1.0。

2.除剧场、电影院、礼堂和体育馆以外的公共建筑百人宽度指标

一、二级耐火等级:地上1~2层:0.65,3层:0.75,4层及以上:1。地下楼层:与地面出入口地面的高差≤10m:0.75,>10m:1

三、最小疏散宽度指标

1.公共建筑疏散门、安全出口0.8m,疏散走道1.1m,楼梯1.1m,首层外门1.1m。

2.住宅疏散门、安全出口0.8m,疏散走道1.1m(1.0m),楼梯1.1m,首层外门1.1m。

3.厂房疏散门、安全出口0.9m,疏散走道1.4m,楼梯1.1m,首层外门1.2m。

4.疏散出口门、疏散走道、疏散楼梯等的净宽度应符合下列规定: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观众厅的疏散门其净宽度不应小于1.4m,且紧靠门口内外各1.4m范围内不应设置踏步,室外疏散通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3m。净宽度大于4m的疏散楼梯、室内疏散台阶或坡道,应设置扶手栏杆分隔为宽度均不大于2m的区段。净高度均不应小于2.1m。

四、宽度借用问题

1.民用建筑:一、二级耐火等级,相邻防火分区防火墙上的甲级防火门作为第二个安全出口,建筑面积>1000㎡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建筑面积≤1000㎡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1个。最多能借用自身要求的30%,被借的要加上借出的那30%才能符合要求。

2.工业建筑的地下或半地下厂房可借用,要求建筑为一级耐火等级,相邻防火分区防火墙上的甲级防火门作为第二安全出口,每个防火分区必须至少有1个直通室外的独立安全出口。工业建筑无借用宽度要求。

五、疏散距离

1.民用建筑的疏散距离

民用建筑的疏散距离
民用建筑的疏散距离

疏散距离调整:敞开楼梯(危险缩短)之间减5m、袋形走道尽端或两侧减2m;敞开式外廊(安全增加)增加5m;全部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安全加长)增加25%。【应设自喷的建筑:①一类高层公共建筑及其地下、半地下室;②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住宅建筑;③中型和大型幼儿园;④老年人照料设施;⑤任一层大于1500平米或总面积大于3000㎡的商展餐旅,单多层医疗建筑;⑥大于500㎡的地下室。】

2.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内疏散门或安全出口不少于2个的观众厅、展览厅、多功能厅、餐厅、营业厅,其室内任一点至最近疏散门或安全出楼的直线距离不应大于30m;当该疏散门不能直通室外地面或疏散楼梯间时,应采用长度不大于10m的疏散走道通至最近的安全出口。当该场所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室内任一点最最近安全出口的安全疏散距离可分别增加25%。

3.厂房的疏散距离

厂房的疏散距离
厂房的疏散距离

厂房的疏散距离设自喷也不可增加。

六、安全出口数量

(一)民用地下建筑

除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外,下列建筑可设置1个安全出口:

1.防火分区建筑面积不大于200㎡的地下或半地下设备间。

2.防火分区建筑面积不带50㎡且经常停留人数不超过15人的其他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

(二)民用地上建筑

1.公共建筑内每个防火分区或一个防火分区的每个楼层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仅设置1个安全出口或1部疏散楼梯的公共建筑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①除托儿所、幼儿园外,建筑面积不大于200㎡且人数不大于50人的单层公共建筑或多层公共建筑的首层;②除医疗建筑、老年人照料设施、儿童活动场所、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外,符合下表规定的≤3层公共建筑。

案例分析知识点之安全疏散

总结:
1.可设置1个安全出口和1个楼梯的情况汇总:
1)除儿童、医疗建筑、老年人照料设施、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外,建筑面积小于200㎡,不超过3层,一、二级2层和3层总人数不超过50人,三级2层和3层总人数不超过50人。
2)除儿童活动场所外,不超过三层的建筑,面积小于等于200㎡,人数不超过50人。
3)地下建筑中除了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外,设备用房不大于200㎡,其他不大于50㎡、不超过15人。
2.必须设置2个安全出口和2个楼梯的情况汇总:
1)≥4层的建筑。
2)高层建筑
3)幼儿建筑
4)大于2层的老年人照料设施、医疗建筑和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
5)地下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

(三)住宅建筑

1.建筑高度≤27m的住宅建筑,每单元任一层面积≤650㎡,任一户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15m,可设置1个安全出口。
2.建筑高度为27m以上、54m及以下的住宅建筑,每单元任一层面积≤650㎡,任一户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10m,可设置1个安全出口。
3.>54m的住宅建筑,每个单元每层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

(四)厂房
1.厂房中大于下列条件的每个防火分区或一个防火分区的每个楼层,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
1)地上,甲类厂房,100㎡,同时工作人数5人;乙类厂房,150㎡,同时工作认识10人;丙类厂房,250㎡,同时工作人数20人;丁、戊类厂房,面积400㎡,同时工作人数30人。
2)地下,丙类厂房,50㎡,同时工作人数15人;丁、戊类厂房,200㎡,同时工作人数15人。

(五)仓库
占地面积大于300㎡的地上仓库,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建筑面积大于100㎡的地下或半地下仓库,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仓库内每个建筑面积大于100㎡的房间的疏散出口不应少于2个。

七、疏散出口门的设置要求

(一)疏散出口门一般要求

1.丙、丁、戊类仓库,首层靠墙外侧可采用平开门、推拉门、卷帘门。

2.其他建筑所有门均应使用平开门。

3.甲、乙类厂房、仓库,人民防控工程的公共场所,>60人的房间或每樘门的平均疏散人数>30人的房间,疏散楼梯间及其前室的门,室内通向室外疏散楼梯的门均应朝向疏散方向开启。

4.疏散通道、疏散走道、疏散出口的净高度均不应小于2.1m。

(二)民用建筑疏散门数量

1.安全出口之间、袋形走道两侧,下列建筑可设1个疏散门:①托儿所、幼儿园、老年人照料设施建筑面积≤50㎡;②医疗建筑、教学建筑建筑面积≤75㎡;③其他建筑建筑面积≤120㎡。

2.袋形走道尽端,下列用途的建筑可设置1个疏散门:面积≤50㎡且疏散门≥0.8m;任一点到门的距离≤15m、面积≤200㎡,疏散门≥1.4m。

3.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建筑面积不大于50㎡且经常停留人数≤15人的厅室可设1个疏散门。

4.地下建筑中建筑面积不大于200㎡的地下或半地下设备间;建筑面积不大于50㎡且经常停留人数不超过15人的其他地下或半地下房间,可设1个疏散门。

八、避难走道

1.3.00h隔墙+1.50h楼板。

2.直通地面的出口≥2个,并应设置在不同方向;仅服务一个防火分区相通且该防火分区有≥1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时,可设置1个直通地面的出口。

3.任一防火分区通向避难走道的门至该避难走道最近直通地面的出口的距离≤60m。

4.避难走道的净宽度≥任一防火分区通向走道的设计疏散总净宽度。

5.避难走道内部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

6.防火分区至避难走道入口处应设置防烟前室,前室的使用面积≥6.0㎡。开向前室的门为甲级防火门,前室开向避难走道的门为乙级防火门。

7.避难走道内应设置消火栓、消防应急照明、应急广播和消防专线电话。

8.避难走道应在其前室及避难走道分别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但下列情况可尽在前室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①避难走道一端设置安全出口,且总长度小于30m;②避难走道两端设置安全出口,且总长度小于60m。

避难走道的设置要求
避难走道的设置要求

九、楼梯的形式

(一)住宅建筑的楼梯间形式

1.≤21m的住宅建筑,户门耐火极限≥1.0h用敞开楼梯间;户门耐火极限<1.0h时,贴邻电梯井时用封闭楼梯间,不贴邻电梯井时用敞开楼梯间。

2.21<h≤33m的住宅,户门耐火极限≥1.0h时用敞开楼梯间,户门耐火极限<1.0h的用封闭楼梯间。

3.大于33m的住宅建筑,用防烟楼梯间。

4.27<h≤54m的住宅建筑,每层仅有一部疏散楼梯时两个要求:户门≥1.0h,直通屋面。

5.多单元的住宅,各单元楼梯间应直通屋面连通。

(二)公共建筑的楼梯间形式

1.应采用封闭楼梯间的公共建筑:

1)建筑高度≤32m的二类高层

2)多层医疗建筑、旅馆建筑、老年人照料设施及类似使用功能的建筑

3)设置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多层建筑

4)多层商店建筑、图书馆、展览建筑、会议中心及类似使用功能的建筑

5)6层及6层以上的其他多层建筑

2.应采用防烟楼梯间的建筑:

1)一类高层公共建筑

2)建筑高度>32m的二类高层公共建筑

(三)工业建筑的楼梯间形式

1.应采用封闭楼梯间或室外楼梯的工业建筑:

1)高层厂房、仓库

2)甲、乙、丙类多层厂房

2.应采用防烟楼梯间或室外楼梯的工业建筑:

大于32m且任一层使用人数大于10人的厂房

3.建筑的地下部分(含民用)埋深≤10m且层数≤2层时,采用封闭楼梯间;埋深>10m或层数>2层时,采用防烟楼梯间。

十、剪刀楼梯间

住宅建筑和高层公共建筑的疏散楼梯,当分散设置确有困难时,且任一户门或从任一疏散门至最近疏散楼梯间入口的距离≤10m,可采用剪刀楼梯。

1.剪刀楼梯应具有良好的防火、防烟能力,应采用防烟楼梯间。

2.为确保剪刀楼梯两条疏散通道的功能,其梯段之间应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实体墙分隔。

3.公共建筑剪刀楼梯间之间前室应分别设置。

十一、室内楼梯间的设置要求

1.疏散楼梯间内不应设置烧水间可燃材料储藏室、垃圾道及其他影响人员疏散的凸出物或障碍物。

2.疏散楼梯间内不应设置或穿过甲、乙、丙类液体管道。

3.在住宅建筑的疏散楼梯间内设置可燃气体管道和可燃气体计量表时,应采用敞开楼梯间,并应采取防止燃气泄漏的防护措施;其他建筑的疏散楼梯间及其前室不应设置可燃或助燃气体管道。

4.疏散楼梯间及其前室与其他部位的防火分隔不应使用卷帘。(2.00h隔墙+乙级防火门,超高层为2.00h隔墙+甲级防火门)

5.除住宅的户门可不受限制外,建筑中控制人员出入的闸口和设置门禁系统的疏散出口门应具有在火灾时自动释放的功能,且人员不需要使用任何工具即能容易地从内部打开,在门内一侧的显著位置设置明显的标识。

十二、室外楼梯间的设置要求

1.室外疏散楼梯的栏杆扶手高度不应小于1.10m,切斜角度不应大于45°。

2.除3层及3层以下建筑的室外疏散楼梯可采用难燃性材料或木结构外,室外疏散楼梯的梯段和平台均应采用不燃材料。

3.除疏散门外,梯段周围2.0m范围内的墙面上不应设置其他开口,疏散门不应正对梯段。

十三、前室的设置要求

1.住宅的一般防烟楼梯间前室和剪刀楼梯间独立前室的使用面积为4.5㎡;消防电梯独立前室为6㎡;一般防烟楼梯间和消防电梯前室合用时其面积为6㎡(短边2.4m);1个剪刀楼梯间前室与消防电梯前室合用其面积为6㎡(短边2.4m);2个剪刀楼梯间合用时其面积为6㎡;2个剪刀楼梯间共用前室与1个消防电梯前室所组成的3室合用,其面积应为12㎡,且短边不小于2.4m。

2.公共建筑消防电梯独立前室(短边不小于2.4m)、一般防烟楼梯间前室和剪刀楼梯间独立前室的使用面积为6㎡;一般防烟楼梯间前室和消防电梯前室合用(短边2.4m)时,其面积为10㎡;1个剪刀楼梯间前室与消防电梯前室合用(短边2.4m),其面积为10㎡。

3.工业建筑消防电梯独立前室(短边2.4m)和一般防烟楼梯间前室面积为6㎡;一般防烟楼梯间前室和消防电梯前室合用(短边2.4m)时,其面积为10㎡。

 

本站除声明原创之外均来自网络,旨在传递更多消防常识,如有倾权,联系删除。发布者:就爱消防网,本文地址:https://ixiaofang.com/7693.html

(1)
就爱消防网的头像就爱消防网
上一篇 2023年9月19日 下午12:51
下一篇 2023年9月21日 下午5:34

相关推荐